电话:0757-26383690、28391003、26688133
传真:0757-28391003
地址:广东省顺德区容桂高新园区科苑三路6号之二旭日科技园恒基国际工商中心三楼
七月流火,藉党的第98个生日来临之际,2019年7月3日-6日,容桂总商会党总支部黄淼书记、何永雄副书记等领导亲率党总支旗下德怡电子、恒基实业和广东必达党支部,以及总商会参与教育管理的高新园区三属校:小黄圃小学、华口小学和高黎小学党支部20余名党员千里迢迢奔赴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点----贵州遵义,开展为期四天的红色之旅党建活动。
贵州----中国革命的福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烽火不息,迎来了革命的曙光。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国民党的围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在贵州长达4个多月,是长征途经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红军战史的经典战役都发生在贵州,跳出了百万国军的包围圈,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保存了中坚战斗力量。尤其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主义错误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四天的贵州红色之旅,容桂总商会党总支部沿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抗争过的足迹:青岩-息烽集中营-遵义-娄山关……在这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土地上,追寻先辈们用生命追求、守护的理想和信念,缅怀先烈忠骨埋青山,弘扬践行他们留下的宝贵革命精神财富。
一路上,党员们热烈交流探讨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息烽集中营的残酷斗争,长征路上的九死一生,直至韬光养晦赢得了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黄淼书记主持了党总支部的民主生活会,传达了建党98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黄淼书记勉励党员:“我们党走过了98个年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第70个年头,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如今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途,希望我们每一位党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责任,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徐明华)
Day1
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朝,是贵州最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古镇城楼高耸、城墙蜿蜒、巷陌交错、青石清幽,既是贵阳的南部屏障,又是古代黔中交通要冲。青岩古镇作为军事要塞,明太祖朱元璋在贵州广设卫所、大兴屯田,奠定了六百余年青岩堡的基础,其后数百年,作为军事重镇的青岩,历次各族人民起义、红军转战贵州等,对青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进了青岩军事政治重镇的发展。
Day2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因连环密布的瀑布群闻名海内外,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奔腾的白水河从悬崖绝壁上直泻而下,形成81米宽的九级瀑布,落差105.4米,声如雷鸣,水雾经阳光折射,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风景极为壮观。
Day3
息烽集中营----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统将其中部分重要机构迁至贵州息烽,当时二千余人的息烽县城,军统驻扎人员就达一万五千余人,成为国民党军统局的第二大本营。1938年11月,国民党在息烽设立了一座全国最大的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对外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当年国民党在全国设立了三大集中营:一是贵州息烽,二是重庆白公馆,三是江西上饶,其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管理最严,军统称之为“大学”,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设立斋房,至1946年7月撤销,8年间前后关押政治犯12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下落不明400多人,幸存者仅100余人。息烽集中营是中国现代历史不能忘却的纪念,是革命者不屈抗争、民族精神的真实记录和写照。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东侧,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即驻扎在这幢楼房里,并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
Day4
娄山关----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被称为黔北第一关,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海拔1576米,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古称天险,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毛泽东填有《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红军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